为倾听学生心声、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专业建设发展,58日下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召开了2025年春季学期期中学生座谈会。校长助理、院党总支书记吴建明,各专业负责人,辅导员以及来自我院各年级、各专业的18名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教学副院长马亚丽主持。

在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依次踊跃发言,围绕学风建设、教学保障、日常管理、课程安排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积极为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建言献策;在班风学风建设层面,学生代表提出,一方面学院应强化监督巡查机制,另一方面学生自身需提升自我要求,班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将“早读、早功、早锻炼”的要求落到实处;针对专业实训场所的设施维护与资源配置,学生代表表态,同学们应主动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配合场地管理人员,主动发现设施问题、及时反馈,推动修缮与优化工作,共同筑牢专业教学保障基础。

谈及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代表希望学院能够多举办类似于外语文化节等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同时,他们希望学院能够开放更多旁听课程资源,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知识获取渠道,让大家有机会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与育人魅力。

 

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马亚丽及各专业负责人现场逐一回应,并明确后续工作调整方向。在教学保障领域,学院将开展专业实训场所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同步推进设施设备升级改造,通过定期巡检、动态维护的方式,确保教学资源供给质量;在学风建设层面,将重点强化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提升班干部履职能力,同时完善课堂督导机制,以“定期巡查+随机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推动班风学风建设提质增效。

会议最后,吴建明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学生代表坦诚建言表示感谢,并强调作为班干部要主动担当,在学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协助教师落实课堂考勤、作业管理等制度。同时,他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以问题为导向,早发现、早上报、早解决,确保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同学们的合理诉求能及时高效解决;二是要以校内各类活动为平台,鼓励同学们利用好社团活动、校运动会等机会进行相关专业实践,磨练自身专业技能。 

此次座谈会为学院与学生构建了高效对话平台,有效凝聚了协同育人共识。未来,学院将常态化推进师生共治机制,深化“学生需求导向”的服务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学习生活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