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励大学生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416日下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大学生讲红色故事”初赛活动在14-32014-328同时拉开帷幕,来自全校6个学院的近60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歧范和全体思政教师参加并担任评委,比赛分两组分别由思政教师王奕雯和李慧敏主持。

比赛现场,选手们按抽签顺序依次登台,经过精心准备,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且发人深省的红色故事:有对“巾帼英雄”刘胡兰感人事迹的动情讲述,有对“人民勤务员”雷锋奉献足迹的深情追忆,还有对红军长征途中“半条棉被”故事细节的生动描绘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涌现出的一个个英雄人物、展现出的一件件珍贵文物。用饱满的热情和稳健的台风,以青春之声诠释了红色信仰,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经过近2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两组共22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在点评环节,思政教研室主任蒋婧杰指出,同学们准备充分,素材丰富,主题契合,立意深刻,逻辑清晰,感染力强,能够引起共鸣。通过红色故事的讲述,她看到了同学们对历史的敬畏和传承,更能感受到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和发扬。她认为,这次比赛是所有参赛同学突破并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机会,每位站在讲台上的同学都值得被肯定。付出就会有回报,同学们通过初赛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接下来,可以在提升内容深度、优化表达技巧、完善结构逻辑和探索创新形式上多下功夫,也可以对照优秀学生找差距,在找差距、缩小差距中,逐渐进步,收获成功。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歧范总结强调,学校历来重视思政课建设,此次“大学生讲红色故事”比赛得到学校党委的重视和校团委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制定具体方案,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活动。本次比赛,让我们共同见证了一场直击心灵的精神盛宴,同学们用青春视角解读红色精神,用创新形式激活历史记忆,展现了当代青年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对话”。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赓续红色血脉,将信仰之力转化为奋进之力,在学业中砥砺担当,在实践中锤炼品格,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最后,吴院长寄语,希望所有同学都能以学、讲红色故事为路径,将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真正成为有信仰、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本次“大学生讲红色故事”展示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更是一曲新时代青年与百年大党的深情和鸣。赛后,选手们纷纷表示,通过备赛过程中的史料查阅、实地走访、反思总结,自己对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优化大学生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并推荐优秀学生到红色基地、博物馆、社区等地做志愿讲解员,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锻炼的机会,让红色基因扎根社会土壤,让信仰之光照耀前行道路。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