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3月期间,外语系党支部精心策划“红色经典诵百年”主题党日活动,旨在号召全体党员教师“以声传情、以心向党”。活动以“红色故事、经典诗歌、革命精神”为核心内容,鼓励党员教师突破传统朗诵模式,创新融入多元表达载体。支部党员积极参与,通过 “师生共诵”、“家庭同频”、“影视配音”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党员教师对红色信仰的坚守与爱国情怀的深厚。
师生携手,传承育人初心:王芹老师与学生共同演绎《不朽》,通过跨代际的深情诵读,让革命先烈的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种下红色种子,体现了“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的育人联动。
家庭共诵,红色基因融入生活:刘秀娥、张凤、马亚丽三位老师分别与家人合作朗诵《黄河颂》《我的祖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将红色经典从校园延伸到家庭,以“小家传大爱”的温馨场景,让红色文化在亲子互动中浸润传承。
跨界融合,专业特色与红色主题同频:管漪老师以电影配音形式重现《为人民服务(节选)》;党员教师们在作品中或激情澎湃诵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或深情倾诉《如果信仰有颜色》,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祖国发展的自豪融入字里行间。
“从个人创作到多元合作,每一件作品都是党员教师对红色精神的创新诠释。” 活动负责人表示,多样化的形式设计让红色经典“活”了起来,也让党员教师在参与中深化了对初心使命的理解。
活动自启动以来,党员教师参与热情高涨,实现了“一人一特色、一作一亮点”。许多教师在交流中提到,筹备作品时逐字逐句研读经典,在情感拿捏与表达设计中不断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每一次发声都是一次党性的淬炼,让‘立德树人’的使命在诵读中更加清晰而坚定”。
4月9日,外语系党支部为红色经典朗诵活动举办了颁奖仪式。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朗诵比赛,更是一次红色精神的生动党课。从“台上诵”到“生活融”,从“个人参与”到“全员共鸣”,活动真正实现了红色文化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全体党员教师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对红色文化的热爱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红色元素,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外语系党支部后续将持续开展“红色经典诵读进课堂”、“红色文化研学”等系列活动,让红色基因通过创新形式持续滋养师生心灵,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人文学院外语系党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