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3月19日下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了“师路同行”教师发展沙龙首场活动。本次活动以“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为主题,邀请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徐青根教授与青年教师们交流座谈,分享经验。来自各专业、教研室的30多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学院院长黄兴主持。
座谈会上,徐青根教授结合自己数十年执教过程中亲身经历的故事,阐述了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他表示,教师首先要有爱心,要真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并把对学生的爱和关怀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制定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徐青根认为,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一言堂”,可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徐青根表示,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核心任务,青年教师要多读书,勤思考,善钻研,不断增强科研意识、找准科研方向,提升科研能力。徐青根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生力军,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为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座谈会上,徐青根教授还与教师们互动交流,回答了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为大家释疑解惑。
黄兴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向青年教师们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潜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要严以律己,严格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各项规定,坚决杜绝教学事故。二是要加强学习。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进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要学习新知识、新科技,更好地适应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三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用正确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四是要明确目标。要制定好个人发展计划,包括业务提升计划、职称晋升计划、科研发展计划等。要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师路同行”教师发展沙龙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实施“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计划(2022-2024)以后推出的又一个教师培训、学习项目,旨在通过组织举办专家讲座、专题辅导、研讨示范、经验分享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发展。
(供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