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一场以“信仰在心中燃烧,青春在奋斗中闪耀”为主题阐述红旗渠精神的信仰公开课,于我校人文学院热烈开讲。本次公开课聚焦红旗渠精神,为在场学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公开课开始,主讲人肖雨辰同学详细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他提到,红旗渠精神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不仅是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时展现的宝贵品质,更是中华民族坚韧精神的体现。在当年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林县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人工天河”,充分彰显了劳动人民精神力量的强大。
接着,主讲人探讨了红旗渠精神与信仰的联系。他表示,正是坚定的信仰支撑林县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十年修渠从未放弃。对当代青年来说,坚定的信仰也是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随后,主讲人又结合众多真实案例,强调红旗渠的修建是一部奋斗史,劳动人民用行动诠释了“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当代青年要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拼搏,为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努力。红旗渠精神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学院后续会继续努力将其融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培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最后,在公开课的结尾部分,主讲人谈到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他呼吁同学们积极传承红旗渠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代赋予其新内涵,同时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此次信仰公开课在我院学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公开课,深刻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实质,今后会以此激励自己,在青春路上奋力奔跑,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供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工办(分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