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社共建机制,推动党建引领下的资源联动与优势互补,丰富师生与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近日,苏州高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与东渚街道龙昌社区党委联合举办了“阳光青年·健康同行”社区篮球友谊赛。活动在龙昌社区篮球场顺利开展,以体育为媒介,搭建起一座校社协同、党群连心的互动桥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雪飞、团委书记吴敬德,及30余名运动员、志愿者共同参与活动。

创新组队模式,打破校社壁垒

本次赛事突破传统竞技模式,创新采用“校社混合组队”形式,4支参赛队伍均由学院学生与社区居民交叉组成,每队5-6人轮换上场。此举不仅打破身份界限,更在球场上实现了青春活力与社区经验的有机融合,真正体现“以球会友、以赛聚力”的初衷。

比赛在庄严的开幕式后正式拉开帷幕。赛制采用3人制半场篮球规则,设循环赛、半决赛与决赛环节,节奏紧凑、对抗激烈。赛场上,学院学生凭借灵活突破与充沛体能频频制造机会,社区居民则以沉稳控球与丰富经验从容应对。双方你争我夺、配合默契,“注意防守!”“传球!”的呼喊声不绝于耳,比分紧咬、悬念迭起,多次出现加时决胜的精彩场面,将现场氛围不断推向高潮。

党建引领贯穿,组织保障有力

作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从策划到执行均由学院团委与社区党委共同推进。社区党委负责场地支持与居民动员,学院团委则统筹赛事组织与专业保障,形成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良好工作格局。

赛场外,由学院青年志愿者与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后勤团队全程服务,保障赛事有序进行;裁判团队则由体育专业持证学生共同担任,确保执裁公平专业。从赛前签到、热身,到赛后颁奖、清理场地,每一个环节都彰显出校社协同的组织力与执行力。

专业赋能实践,服务贴近民生

在赛事推进过程中,高博人文学院充分发挥休闲体育专业优势,将“专业服务”融入赛事全流程。赛前,相关专业学生带领全员进行科学热身,讲解运动损伤预防知识;赛中设置临时康复点,为参赛者提供即时拉伸与放松服务;赛后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指导与慢病干预建议。

这一系列举措,既是学院“健康进社区”服务承诺的具体落实,也实现了“专业知识为群众所用”的育人目标,充分体现了校社共建的务实性与惠民性。

以球为媒促交融,共建共荣向未来

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两支校社混合队伍分获冠亚军,另两支队伍获评季军与优秀奖。颁奖仪式上,龙昌社区活动负责人钱陈辉与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雪飞共同为获奖队伍颁奖,并合影留念。活动在掌声与欢笑声中圆满落幕。

此次篮球友谊赛既是一堂生动的党建引领校社协同“实践课”,更是促进双方情感融合、深化合作内涵的重要契机。高博人文学院与龙昌社区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党团结对共建,坚持以“同心共筑”凝聚合力,以“专业赋能”提升服务,以“实事为民”践行使命。双方将围绕文化教育、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党建引领、校社联动、服务惠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奋力谱写校社共建、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助力青年成长注入持续动力。(供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工办、团委)